小時候常常跟著爸媽泡在二輪電影院,當時也沒有在管分級制度,於是遇到鮮血淋漓的阿甲《魔山》,即便全場遮著眼睛只敢透過手指縫隙窺視,還是帶給我無限陰影,完全不敢看血腥的影片。

 

然而,自某年我開始壞掉之後,觀賞狂殺片便成了我的樂趣,有點像是那種另類的代償性暴力,我無法殺了自己,於是以看著電影角色的狂殺作為替代。

 

打開這個時期的第一部電影是《傑克蓋的房子》,雖然後面《神曲》的地獄之說有點囉唆,但他讓我開始去思考每一個加害者背後的動機,賦予我這怪異的心態一個意義。

 

於是,當我知道NETFLIX有幾個關於《食人魔達默》的規劃時,我非常興奮,這是我喜歡的題材;而今正式開播之後,他完全滿足了我的期待。

 

食人魔達默》 | Netflix 正式網頁

 

故事的一開始便營造了詭譎的畫面,在準受害者奮力逃跑之後,警察上門了,把傑夫抓起來了,故事結束。

 

如果只是單純順敘的講完他的犯罪過程,那麼這部影集就不值得我趕著介紹。

 

密爾沃基食人魔的故事,現在才要娓娓道來。

 

這部影集的格局很大,藉由交錯的時間視角,讓我們瞭解父親、母親、奶奶、校園、職場、社會等,為傑夫帶來的影響,也藉由這一個個的悲劇,帶領觀眾一起探討一些敏感的社會議題,比如「殺人魔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環境造成?」、「警察為何相信有前科的白人而非無前科的黑人?」

 

以一個未遂的案件為始,引出了過去數不清的案件,傑夫幾乎不知道那些受害者的名字,但每一箱屍塊都是有他的故事。這些故事,不僅僅是受害者自己的人生,也帶著觀眾慢慢剖繪傑夫的人格。

 

 

 

童年陰影塑造的反社會人格

 

疝氣手術何錯之有?

 

當傑夫的爸爸知道兒子做的事情時,他一直在思考是不是疝氣手術的麻醉傷了傑夫的腦子,才讓他整個人開始變得怪怪的。

 

這是這個世界上常常發生的事情:父母起先都不願意相信,到頭來自己才是那個影響孩子身心發展的人。

 

根據影集的敘述,父母的離異為傑夫帶來很大的衝擊,不只是多年來承載了父母雙方的負面情緒,更多的是,在歷經各種校園霸凌與排擠之後,連父母也都把他拋棄了。

 

媽媽只帶弟弟離開,爸爸也不願意跟他住在一起。

 

對他來說,他的人生已經沒有任何意義,他的世界只剩他一個人,他渴望愛、渴望陪伴。

 

可是他說,像他這種人是不能夠擁有夢想的。

 

於是後來他的種種作為走入極端的境界,靠著自己的做法去補足這些空虛。

 

渴望肯定、控制與陪伴的代償性犯罪

 

綜觀傑夫一系列的犯罪行為,其實不難發現,他在重建屬於自己的快樂回憶。

 

奶奶有一個藏寶盒,裡面放了父親從小到大的榮譽事蹟,而傑夫也想當個好孩子,他也想要屬於自己的藏寶盒。

 

所以,他深深親吻了他的第一個頭顱,再把它放進藏寶盒中。

 

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,他渴望與父親擁有更多的連結,希望能像父親一樣榮耀家族。

 

此外,他之所以如此喜歡肢解,除了這課以為他帶來莫大的快感之外,我認為更重要的是,這是要重現他與父親那寥寥無幾的快樂回憶。

 

小時候解剖動物,是父親難得稱讚他的時候,他們之間終於有了共同語言,於是傑夫在這裡獲得了肯定,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。

 

另一方面,傑夫也說到「我想要控制,因為我老是被人指使該怎麼做」,於是他總是會對受害者下藥,讓他們無法抵抗,而且他也很享受將器官掌握在手裡的感覺,因為在這一刻,他就是一切的主宰。

 

或許在他拿起鋸子跟刀子的時候,他才能確認自己不會被拋棄、這些人再也不會離開他。

 

當警察問他為什麼要把骨灰灑得到處都是,他說:「我想我只是希望他還在身邊,我喜歡他散落在各處的概念」,這句話呼應了每一次當別人轉身離開時,他總是苦苦哀求「不要離開我」、「為什麼你們都要離開我」。

 

 

比起懲治,更重要的是預防犯罪

 

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,《食人魔達默》讓我看的非常難過。

 

我看到的是一個無力重建的破碎家庭,帶給孩子無法抹滅的傷害。

 

我看到的是一個無情的社會,沒有能力去理解與包容孩子特別的心聲。

 

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歧視與偏見的社會結構,因為主角是白人,袒護了過去許多相較之下輕微的壞事,造就來不及適時發現不對勁、錯過矯正輔導的時機;又因為鄰居跟準受害者都是黑人,貶低有色人種的價值,不相信他們所說的。

 

其實,很多犯罪行為的產生,來自於不被理解、沒人傾聽,而讓加害人們以極端的方式吶喊心中想說的話。

 

因此我很高興現在有這麼一部影視作品,沒有用直接批判的斷言,去定論傑夫的罪行有多麽嚴重;而是用多方角度去解析傑夫的內心,剖繪出在這些冷血行為裡,包含了哪些人性,讓我們去瞭解這個社會發生了什麼事。

 

過去,台灣有某一社會事件深深的影響我周遭的生活。雖然我們都不是直接相關的人,卻還是籠罩在那個氛圍裡。

 

甚至到了大學,由於所學的性質與這種事情息息相關,幾乎每門課都能聽到教授拿這件事情當作案例。

 

可是呢,老師們的敘述也有很多的誤解,他們所接收的資訊只有新聞媒體給的,也只能將學理運用在這些片面資訊進行分析。

 

於是,跟我一起上同一大學的好友們,幾乎每次聽到老師對於這個犯罪者的評斷,都會覺得渾身不舒服,而且惋惜。

 

惋惜的是,我們再也沒有機會去知道事情的真相了。處理掉了這一個人,未來還會有其它這樣的人,我們卻沒有樣本可以去預防相似型態的犯罪。

 

我同意應該要給予犯罪者因應的懲治,但絕不是斬立決。

 

在此之前,我們應該要回到事件的最初,先去好好理解他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、這些行為帶給他什麼樣的感受、他期望從中得到什麼?

 

已經造成的傷害無法挽回,但或許,我們還有機會為未來做好準備。

 

我想這是《食人魔達默》帶給我最大的感受,希望之後的紀錄片能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界。

 

 

我是漪璿

這是我的其他出沒地 點擊 連結樹

IG: @eshinelian

粉絲專頁:漪璿戀館

arrow
arrow

    EShineL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